《泰晤士报》筑墙,《经济学人》拆墙,你看好谁?

来源: | 2015-11-11 16:33:05 评论数: 我也参与

对于新闻界来说,“付费墙”似乎总是处在一个尴尬且矛盾的境地。媒体机构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内容可以被广泛阅读,另一方面又在不断“筑墙”来限制内容的传播。如今,移动端新闻产品大行其道,“付费墙”战役也随之转型升级。日前,《泰晤士报》和《经济学人》对此问题又各执一词,何种模式才是黄金选择?

文/李琦

2

 

硬式付费墙让我们“起死回生”,高质量的新闻值得买

当谈论起新闻机构的商业模式时,《泰晤士报》认为他们在2010年起开始施行的硬式付费墙(hard paywall)模式无疑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近日,英国《泰晤士报》数字部门主管Alan Hunter在一次会议上表示:“与付费墙类似,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新闻定价问题,这也是我们这几年一直在做的事情——让读者为新闻买单。"

对这一问题,《泰晤士报》的基本原则是基于新闻生产成本。如果没有资金支持,记者们不能做出像国际足联贿赂丑闻案件那样的高质量调查性报道。Hunter介绍到,《泰晤士报》数字版每周6英镑(约58元)对读者和用户来说是个合理的价格。用户可以无限制浏览包括网站移动版、PC版以及《泰晤士报》iPad及iPhone的移动应用。根据用户的反馈来看,他们喜欢这种"一次性全站购买”模式(one-price-for-all model)。

2

 

《泰晤士报》于2010年开始实行付费墙,现在已经拥有17万的数字订阅用户。Hunter指出了付费墙政策的其他一些积极的影响:

1、纸质版的销量也明显提升。

2、出版商已经扭亏为盈了。要知道2009年的时候,《泰晤士报》还面临着亏损的惨状。

同时,该报也在不断地探索着其他的付费模式。当与免费模式做比较时,一些问题又引起了关注:当前支付价格是否与用户的收入水平相匹配?如果换成计量付费(metered paywall)模式,会有读者买账吗?免费模式,会削弱新闻生产的质量吗?

总结陈词:

1、高质量的新闻值得“被购买”。

2、看似简单的付费模式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3、最重要的是,光谈理论可能不能被信服,一个事实是:“硬式付费墙”模式当前让《泰晤士报》扭亏为盈了!

《经济学人》:

让用户上瘾,免费阅读,才是唯一出路

1

 

《经济学人》的App是当前市场上被看好的比较有发展前景应用程序。去年11月其发布的Espresso应用程序目前已有86万的下载量。这个App的功能可以说是《经济学人》的传送门,将每日内容传递给用户,其作用就是进一步扩大《经济学人》的市场占有量。另外,《经济学人》还上线了Global Business Review,这款产品想要将《经济学人》的内容给那些没法访问其网站的人们。

同时其数字版的订阅模式也产生了积极的效果。谈及《经济学人》的订阅策略,主管数字业务的副总裁Robin Raven就表示,所有我们目前采用的模式和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增加《经济学人》的订阅量。“我们设定让用户订阅纸质版+数字版或者只订阅数字版,其最终带来的收益都会远远超过单纯的纸质版销售额。”

“免费模式才是出版商的唯一出路,”Robin指出,App的内购模式( in-app purchases)显然要比传统的硬式付费墙更为受欢迎。像其Espresso所走的免费阅读模式就是《经济学人》目前的核心商业模式。最终目的是让用户发现《经济学人》的价值,让读者养成每日必读《经济学人》的习惯,扩大市场占有量。

“我认为,免费模式才是出版商们的唯一出路。而我难以赞同《泰晤士报》的“硬式付费墙”模式,那是极其愚蠢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将优质内容传播出去,而读者又迫不及待的想检验它。而《经济学人》目前做的就是让用户养成每日都要读《经济学人》内容的习惯,要让用户上瘾。”而硬式付费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将许多用户堵在了墙外。距离感也随之增加。“现在是一个绝佳的时机。与15年前相比,如今我们可以更加方便的与用户建立联系。”

不过,《经济学人》的免费模式是否奏效还有待观察和检验。然而,《经济学人》在尝试将其打造成为像WhatsApp和Instagram这类有极高用户粘性的产品,从这点看来,《经济学人》商业模式成功的前景极其光明。

筑墙or拆墙?

1

 

付费墙(paywall)是指媒体机构对其在线内容实行有价阅读而建立的支付模式,是新闻提供商对在线内容实行付费阅读的“准入系统”。其经历了几个阶段:

1、付费墙1.0:2003年、2004年左右是‘付费墙’的尝试阶段,我们称之为体验期,几乎都是失败的,很多尝试者又回到了原点,很多报纸又回到了免费时代。

2、付费墙2.0:从《纽约时报》2011年开始实行其特别定制的付费墙模式时,付费墙模式也随之进入了业界视线。不同出版商之间设置“付费墙”方式的不同反映了各自的特点,也取决于内容、读者、地理等因素,但其中一个共同的关键点是“付费墙”不能全盘收费,应该有一些免费内容供读者阅读,否则很难推行,“只有获得广大读者的认可才能建立一个全收费的‘付费墙’”。这一时期,计量付费墙(metered paywall)大受追捧。

3、付费墙3.0:硬式付费墙重回视野。在移动新闻产品大行其道的今天,出版商们有重新将目光转向了两年前还曾饱受诟病的“硬式付费墙”。

2012年,《泰晤士报》印度分社的副总裁Sajith Pai曾撰文分析过付费墙的几种模式,当时他认为只有计量付费墙模式是唯一可行的办法。但最近他坦言,情况确实不像从前了。这个月,他又重新讨论了这个议题。随着《泰晤士报》、金融时报都纷纷转向硬式付费墙模式,而且获得盈利,究竟是什么在驱动着这一付费模式取得成功?

Sajith Pai指出,有两个大趋势需要引起注意:

第一、新闻消费逐渐向移动端偏移。

互联网女皇Mary Meeker今年的互联网趋势报告显示,美国的流量消费22%产生自移动端。而这一比例在印度高达65%。该数字还在增长。去年,纽约时报移动端的访问量有两千八百万人次,马上就要追平其PC端的访问量。然而,移动端盈利模式更难用货币化来衡量。加之其用户访问量的日渐增多,需要更好的平台建设和流量支持,不得不仰仗Facebook、Twitter、Google这样的互联网巨头的技术优势和流量优势。

第二、在线广告被科技巨头攻占。

在线广告过去是各家媒体争抢的领域,然而,现在它们正逐渐被Facebook,Google和Twitter蚕食。这三大巨头占领了美国在线广告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过去,小型的出版商还可能提供定向个性化的广告用户群,但如今,社交媒体的大举进攻,使他们丧失了这样的盈利机会,很明显社交媒体在提供定向个性化广告方面更具优势和竞争力。虽然每个月只能获得一千万到两千万的独立访客,但这比他们在广告上的盈利要好得多。

以上两点解释了为什么媒体机构又重新转而投向“硬式付费墙”。广告主已经将目光转向了社交网站,比新闻机构广告花费更少的费用,到达更多的目标用户。显然没有了广告客户,出版商们不得不另寻他法。同时,记者们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帮助他们完成高质量的新闻生产。

目前,超过一百家报纸都有了“付费墙”。这并不意味着建立“付费墙”将是成功的商业模式,但这至少是面对科技洪流的一种态度。

“我们致力于生产有价值的新闻内容,生产是需要成本的。”媒体人如是说。

责任编辑:

本文相关推荐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