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时评的七大弊病

来源: | 2015-11-11 13:27:31 评论数: 我也参与

2015年10月下 当下的媒体生态中,可能没有哪一家媒体不重视评论,没有谁会轻视评论对一家媒体的重要性。过去常说“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强调的主要是评论的政治性和引导性,今天很多媒体重视评论则更多出于务实追求:其一,新媒体冲击下,媒体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受到威胁,很难与速度以秒计算的新媒体比快,重大事件发生后新闻会在1秒内在全网刷屏,抓独家新闻的成本越来越高、收益越来越低。而评论这种文体可以避免受到这种冲击,因为新闻事实只有一个,可以评论的角度却有很多,所以很多时候媒体对新闻的竞争成了观点的比拼。其二,评论生产的成本远远低于新闻,从出差到采访,记者采写一则报道需要耗费很大成本,而评论的成本主要是评论员的脑子。其三,全媒体时代,新闻信息对于读者是过剩的,社交平台上的评论也多是浅薄的、碎片化的口水,这时更凸显出深度评论的重要,很多读者看报纸时都先翻第二版看评论,因为新闻信息早在网上和手机上看到了,想看看评论是怎么分析的。人们往往也是通过评论的风格来判断一家媒体的气质和风格的,比如评论之于中国青年报,评论之于环球时报,评论之于新京报。

新媒体冲击下,评论受到重视,评论员受到重用,评论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评论版不断增加和前移,评论文章的稿费不断提高,很多媒体都在重金打造评论品牌和评论员品牌,为评论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氛围。然而由于很多条件的制约,评论整体水平的提升与舆论对评论的重视程度并不匹配,存在很多问题。下面,笔者试着分析当下时事评论的几大弊病。

一、快评的浮躁:迷恋时效常被反转打脸

人们习惯称赞评论写得快的人倚马可待,新闻出来后,评论能立刻成文。评论员私下曾有过速度的比拼,据说最快10分钟便能敲出一篇千字评论。很多都市报的社论编辑都很了解一些作者的写作速度,遇到急事或者深夜毙稿,知道约谁能在半小时内拿出一篇像样的评论填版面。某家每天有数个评论版的媒体特别强调评论的时效,宣称只评当天事,除了系列评论,绝不评隔天的新闻。评论写得再好,评的是隔夜新闻,也不会用。

这种对新闻和时效的过度追逐,违背了评论生产的规律,带来了很多问题:其一,评论很肤浅,为追求第一时间的快而放弃了深刻。思考是需要时间的,很多第一时间的快评只剩下肤浅层次的站队和为评而评的仓促判断,缺乏知识和思想含量,沦为没有营养的快餐和垃圾信息;其二,评论的仓促判断常被反转新闻打脸,事实浮出水面是需要时间的,冷静观察理性判断也是需要时间的,追逐时效的判断则不顾这些,常常跑在真相的前面而“迫切归因”,误导公众,导致评论不断被反转新闻打脸,或者评论了不存在的事实,对评论的公信力是很大的伤害;其三,第一时间的判断往往是情绪化的,充满情绪的评论往舆论场中输入的不是静力量,而是加剧社会戾气的情绪泡沫。

比如,复旦学生投毒案刚发生,作案动机还不清楚,案件还在调查中,第二天就有很多评论“迫切归因”,反思大学教育的人格缺失、独生子女带来的问题、大学人际关系冷漠等问题,跑在警方调查和新闻报道之前仓促评论。还有漳州PX项目发生爆炸后,立刻有人说“这证明了PX不安全”,或说“当初厦门抵制对了”,或说“国外安全国内不一定安全”。这些判断都仓促了,不妨先等等看事故原因到底是偶发因素下人祸导致,还是PX本身的不安全性导致。过度追求时效滋生了“迫切归因”的思维强迫症,事故一发生,即使信息很少,也会立刻归因归咎。在成都女司机被打、女大学生自称扶老人反遭讹诈等一系列反转新闻中,一些评论都在追逐时效中成为笑话。

令人欣慰的是,迷恋时效和快评的阶段已经过去了,人们开始厌倦那种仓促判断的快评,评论界开始反思过度追求时效带来的问题,而开始追求“慢评论”。比如有一家媒体的评论频道就高稿费征慢评论稿件,这家媒体在征稿启事中称:这些年我们看够了反转剧,媒体对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家都很急,生怕落后一秒,大众的注意力就飘向别处。可是总有一些事,要站远一点才看得清楚;总有一些问题,在尘嚣过后应该有个答案;也总有一些观察和见解,值得等待。这一次,我们将推出一个新栏目:慢评论。每个月,××将发布1~2篇5000字以上的长文,给出一字2元的稿酬。不追时效,但求洞见;万元起步,值得拥有。我们不接受没有事实和数据的臆测、诉诸情绪的呐喊、不加论证的三观。我们期待的是——写作门槛高而阅读门槛低的专家意见;翔实可靠、一目了然的数据帝;让人心服口服的话题终结者。

其实,评论的优势就在于“慢”,时事评论要与网帖、胡同串子拉开距离,必须让敲字的速度慢下来,去思考,去等真相慢慢浮现。

二、口水评论泛滥,缺乏论政的大关怀大评论

有一段时间,针对舆论在一些重要议题上的缺席,媒体人石扉客很不满地评论称:云南导游和成都女司机这类群众斗群众的鸡毛蒜皮热火朝天,聂树斌案和庆安枪击案这类重大公共事件毫不意外地边缘化。上游新闻琐碎化,下游公共讨论无聊化,和谐社会就是这么炼成的吧?

这段感慨是针对新闻而发,其实评论也存在这类问题。很多评论的选题都集中于一些有冲突点的社会新闻、有争议的某个专家言论、有吐槽点的网络热帖,或者讨论一些有意思却无意义的伪问题,缺乏对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大问题和大事件的关注,缺乏“这个社会哪些问题最值得去关注”的问题意识,缺乏“用评论推动社会进步”的大关怀,当然也没有“用评论改变点儿什么”的评论人使命感,评论作者眼中只有稿费和“写什么和怎么写才能让评论更能发表”。

前年有一次我曾赞扬西安的华商报已经成为时事评论的一个“高地”,那段时间,从他们的版面选题上能看到他们的大关怀,比如某天版面上的几篇评论:评论了朱令案、京温商场案和计划生育问题,没有伪问题,没有八卦话题,没有鸡毛蒜皮,都是真正应该关心、应该追问、事关公共利益的大问题。

有一家媒体曾公开谈论过自身评论版的定位,那种关怀和追求很令人尊敬:目前我们的时评,是基于这样一个理念而设置生长的——中国与中国人,正处在百余年未绝的历史大转型努力之中。这种大转型,自晚清开埠而始,基本的命题便是要成为一个现代国家与现代民族;其间的种种努力,所要解答的不过是国家独立的民族主义诉求、经济发展的民生主义诉求与政治文明的民主主义诉求。综观这些命题,便不难发现,时下的中国正处在这一历史大转型的最后关键阶段,身处其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无可避免地要成为这一历史的推动者,也无可逃遁地要成为这一历史的被触动者。因此,在这个转型中,这个国家的发展方向、所获得的进展、所遭遇的困顿、所影响的人的命运,是我们评论所要紧密关注、积极表达的话题。

综观当下媒体的评论版,缺乏对这种大问题的大评论,尤其缺少真正有分量的政论,在重大改革和时政议题上缺乏评论的声音(提起重大改革问题上缺乏评论的声音,作者们常常将问题归咎于言论空间,其实表达空间还是有的)。眼下的评论多是聚焦一些无关痛痒、不断变换的社会热点,今天是成都女司机被打,明天是云南黑导游欺诈,后天是天价月饼,评论版上多是这种琐碎的“事评”,没有恒定的问题关注,回避谈论政治议题和所谓的“敏感话题”。澎湃新闻向来以“思想和观点”最大平台著称,可黄晓明办奢华婚礼时,该平台刊登了这样一篇文章《关于黄晓明Baby大婚,有多少你不知道的事?》,内容图文并茂,涉及黄晓明买的蛋糕、钻戒,发的红包,请的嘉宾如何如何等,内容极为物质享乐和拜金。

有一些所谓“政论”,不过多是我批评过的故弄玄虚的“信号体评论”:神秘兮兮故作高深,以智囊或高参的口吻煞有介事地分析各种“释放信号”,故意误导诱导别人以为他“上面有人”,仿佛昨晚作为座上贵宾刚从中南海行走回来,好像掌握了什么“内幕消息”,动不动就分析“信号”。这种“信号体评论”,多数是键盘上过度阐释和解读的产物,是骗子骗粉用的,我称这种文章为“中南海梦游”。

三、鸡汤评论的伪情怀见证逻辑和思想贫血

口水评论泛滥成灾之外,另一种让人烦的评论叫鸡汤评论,用一些貌似温暖和正能量、却建立在虚假论据和反逻辑基础上的鸡汤道理去说教,用空洞的抒情和肉麻的煽情掩饰逻辑和思想的贫血。

这种鸡汤评论多集中在灾难或事故发生之后,不是追问灾难所暴露的问题,而是不顾公众情感地去歌颂大爱,用力过猛地去发掘所谓的“闪光点”,或者用诗一样的语言在社论中去美化灾难的剪影。这种鸡汤评论已经越来越招公众反感,所以往往一开口就是嘘声一片。灾难中的大爱并非就不可以赞美,也并非就没有闪光点,但一味回避问题而将灾难诗意化的腔调,像“感谢你无数次游过那片悲伤的水域”、“如果那239个生命终结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法属海岛上,也不失为最后的安慰”之类的抒情火力,常常把鸡汤给煲糊了,弄得让人反胃。

面对这些逼人感动、给人递纸巾的鸡汤评论,网友的话很有道理:请递给我真相,而不是纸巾。

“鸡汤道理”的一大特点,看起来很正能量,很符合人的某种需求,却经不起推敲。伪情怀文的特点也是如此,评论中堆砌各种不明来源、听起来似乎挺有道理的名人名言,却省略了论证,回避了现实,从而营造了幻觉。鸡汤有害,喝多有害,评论员应该做一个勇于打翻鸡汤的人,而不能迎合人的思维惰性去生产和兜售鸡汤。

网络曾经刮起一阵“反心灵鸡汤”的恶搞旋风。如,“是金子总会发光,但如果是石头,到哪里都不会发光的”、“假如今天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哭泣,因为明天生活还会继续欺骗你。”

时事评论应在针砭时弊中引领公众直面现实,直面失败、缺陷、局限和残酷,用思想和逻辑去启蒙,而不是活在鸡汤营造的温暖自欺中。

四、跟风评论成新闻附庸,缺乏议题设置能力

时事评论的一大功能是设置议题,通过发掘细微的社会变化和潜在的问题,提起议题引起舆论的讨论。比如,我曾写过的评论《天津,一座没有新闻的城市》和《学新闻的第一份工作最好别去新媒体》,都曾经引发过广泛的讨论。石扉客先生提到的“新闻学界没有在媒体和记者遇到权力压力的关键时刻给予声援,而把更多精力集中在对媒体报道操作层面的挑剔上”,也引领了学界和业界的一场大讨论,并不在于他讲得多么正确,而在于提出了一个能激起同行讨论的议题。

那种通篇都是“正确废话”的评论,是无能设置议题的。道理都被你讲了,而且讲得面面俱到,你绝对正确永远正确,还有什么讨论的余地呢?

那种跟着新闻走的“跟风评论”,也缺乏议题设置的能力。时事评论八股化的一个标志,就是形式的八股化,好像时评就必须得引用一个新闻由头,然后依附这个由头评论几句,才叫评论。这种八股腔调看多了就让人非常厌烦,为什么评论非要引用新闻由头呢?为什么评论就不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去给出分析?

过去评论员的工作,被理解为给新闻“配评论”,这种配角的定位使评论缺乏独立设置议题的能力。其实,时事评论应该是一种独立的、可以不依附于新闻而存在的文体,评论不仅应该从已有的新闻报道中发掘评论资源,更应该从新闻报道之外的社会问题中发掘资源。跟着新闻报道走,议题已被报道所设置。新闻报道之外有广阔的问题资源,评论员眼睛看到的事,亲身经历的事,新闻背后的现象,正常中的反常,反常中的正常,发掘的微妙社会变化,长期关注某个领域所累积的问题意识,热点之外的冰点,等等,都应该成为思考的对象。

一些评论写手,似乎离开新闻由头就不会写评论了,依赖新闻作出判断,无法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发现问题,被新闻牵着鼻子走,做新闻的跟屁虫,议题设置能力自然就弱化了。无能设置议题,评论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降低了,读者看了新闻就不想看评论了。

五、暴力评论降低说服力,舆论场缺乏理性辩论

看时事评论的历史,常被历史上那些对推动变革和进步起到很大作用的思想争鸣和交锋所触动,评论家在报章上针对一个问题你来我往,表达不同观点。这种观点交锋和思想讨论不仅活跃了舆论氛围,促进了思想交流,更促进了社会共识的形成,毕竟,有争鸣才有共鸣。理性的观点讨论不仅不会撕裂社会,反而会在各抒己见中向公众呈现不同观点,在观点竞争中提升社会的认知层次。比如当年媒体上的问题与主义、科学与民主之争。

可放眼当下的舆论场,虽然媒体平台越来越多,新媒体自媒体也提供了充分的表达渠道,但舆论场上很少能看到过去那种围绕某个话题的理性辩论,而多是斯文扫地、乌烟瘴气、传播负能量、拉大对立的各种“撕逼”。

在传统媒体上,多是各说各话,保持着“不批评其他媒体观点”的默契。记得有一次,我撰文批评某媒体的评论观点,那家报纸的总编非常不满,在微博上批评我“违反了媒体间不相互攻击”的传统,抱怨说“相煎何太急”。媒体上有时也有一些观点讨论,但多是不痛不痒的伪争论,同一版面为了体现平衡,刊登一篇角度不同的评论,算不上争鸣。即使有观点交锋,一两个回合就停止了,有的是觉得浪费版面,有的则是缺乏辩论风度而走向人身攻击。死气沉沉,媒体怕惹事,缺乏争鸣氛围,编辑怕多事,缺乏设置议题的能力,作者没有讨论的雅量和耐心,整体的辩论能力在退化,没有形成“用观点说服对方”的辩论规则和习惯。

微博上的辩论倒是时时都在发生,但140字的短交流之中,很难形成理性的交流,最终也多沦为互贴标签的掐架,你骂我五毛,我骂你公知,你骂我汉奸,我骂你愤青。甚至一些评论员,在碎片化的表达中养成了惰性,也沉浸于这种无聊的微博口水战,宁愿陷入喋喋不休的骂战,也不愿把观点写成长文章进行文人式辩论。微信的出现并没有改变这种情况,而是加剧了立场和观点的封闭,各自退回到自己的朋友圈中抱团取暖,在有着相同立场和观点的圈内群内强化固有的偏见,由于缺乏理性的交流,很容易走向偏执和极端。

缺乏辩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暴力评论的干扰,这些评论以真理自居,根本不讲理,粗暴挥舞着政治和道德大棒,动辄对不同观点上纲上线,动辄将反对的声音污名为“抹黑”或者“反动”。评论中没有论据,没有逻辑,没有耐心的说理,只有盛气凌人的口号和让人生厌的各种帽子。当这种不讲理的暴力评论盛行的时候,就没有交流了,讨论和辩论的热情都被压制和窒息了。

六、同质评论味同嚼蜡,让人缺乏阅读兴趣

国庆黄金周后曝出一系列很有冲击力的新闻照片:青海湖景区面临垃圾污染,蓝天白云下,清澈的湖边成堆的垃圾非常刺眼。每年的黄金周后都会有这种新闻,每次都会激发一波对国人文明素养的反思与批判,以致形成了这样的思维定势,一看到垃圾就条件反射般地批判国人文明素养。

其实,这种现象有很多可以分析和追问的角度,比如:1.游人不文明乱扔垃圾。2.景点缺管理,光顾收门票不顾清理垃圾。3.破窗效应,一点点垃圾不被清理时,后面的人会受到暗示都去扔垃圾,别光谴责游客,好文明需好管理的引导。4.青海湖门票钱都去哪儿了?我想,从后面几个角度去追问和分析,会比单纯地批判国人文明素养差要深刻得多,更触及深层次的问题,当然,追问景点门票的去向和垃圾管理问题,也更可能让问题得到解决。毕竟,垃圾管理可以追到具体的责任人,使具体责任人在舆论压力下去解决垃圾围湖问题,而抽象地批判无名的“游客”,空谈“文明素质”,没有人会感受到道德压力,每个人都会扮成从不扔垃圾的高尚的人,对着想象中的乱扔垃圾者吐口水。文明素养之所以成为一个老大难问题,跟这种空洞的批判反思而缺乏有针对性的具体考问有很大关系。

放眼媒体上的评论,基本上都是这种缺乏深入思考、缺乏从不同角度提出独到思考的同质评论。发生了一件事后,各大媒体投稿邮箱中收到的稿件,90%以上的同题来稿的角度是同质的,这种同质化的评论,从标题就能看到观点,看第一句话就知道后面怎么说,让人觉得缺乏营养和附加值,读不到让人眼前一亮、有所收获的东西。

评论之所以同质化,有很多原因:其一,评论者缺乏知识的更新和思想的提升,写着写着把自己写空了,视野狭窄知识有限,无法指望一个认识浅薄的人提出什么独到看法。其二,评论者具有思维惰性,一看到某个话题就想到某个角度,然后立刻动笔追赶时效,而没有耐心尝试从其他角度去多思考几分钟。其三,只看新闻标题就作判断,而不去仔细阅读新闻和其他相关报道,自然只能作出和标题一样肤浅和表象的判断,而进入不到新闻的细节和问题中,无法深入。

七、八股评论倒人胃口,文体缺乏创新活力

看到一篇评论的题目《完善法制环境是治愈人际冷漠的“秘诀”》,我调侃说:呵呵,完善法制环境,是治愈中国任何社会问题的秘诀,可以将“人际冷漠”替换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不是吗?这分析用在任何问题上都能说得通,这种正确而无用的废话,说了可能等于没说。

这种标题和话语腔调,就是让很多读者诟病的时评八股腔。叶匡政曾撰文《时评已经成为一种脑残文体》,矛头指向这种八股腔,这篇引发评论业界讨论的文章中称:这类时评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味如嚼蜡,不仅语言枯燥,观点亦是人云亦云,只不过张嘴说了点能放在台面上的瞎话。作者举例说:假如媒体明天曝光说,某个女人长得难看,时评家们后天一定会跳出来大发议论,所使用的脑残逻辑无非以下12种:1.邻居家的女人长得更难看,你为何不曝光?2.她虽然有点难看,但她善良纯真;3.请拿出具体的整容意见来,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她变得好看点;4.还是有进步的,比去年长得好看多了;5.这是极少数人想歪曲真相,是别有用心的煽动,究竟有何居心?6.心理阴暗,连女人长得难看也要曝光;7.她是伟大的中国女性,你站在谁的立场上说话?再难看我们也不能嫌弃;8.这是极少数的,绝大多数中国女人长得都很美丽;9.这是谣言,我负责任地说,她长得很好看,希望媒体能客观报道;10.她还处在初级发育阶段,长大一点会美丽绝伦;11.要有点历史眼光,她长得非常有中国特色,你没有欣赏眼光;12.没有一个人是长得十全十美的,大家无权说三道四。到此为止,一轮时评热潮结束,大家很快地又扑向了下一个热点。如此这番又来一轮,一年年就这么过去了,思想依旧在原地踏步。

叶匡政批评涉及的只是思维八股的层面,其实时评语言和形式的八股更加严重。时评作者经常批评官员的官话套话大话,可很多时评中的套话、大话、空话、瞎话和“然并卵”的正确废话一点儿不比一些官僚讲话的党八股弱,生搬硬套硬凑排比句,面面俱到硬凑三点四点,滥用辩证法什么都一分为二,灾难文艺腔的挺住、坚强、不哭,思维贫乏语言干瘪的最美、最帅、最牛,充满宣传腔的点赞、鼓掌、叫好,张口就来的彰显、折射、暴露,自以为流行却已无比滥俗让人反感的醉了、蛮拼、伤不起。

这种八股评论也很容易陷入“为骂而骂”的中国式乱骂,使时事评论带有十足的民粹情绪色彩,最终沦为一堆情绪:房价高骂开发商;看不起病骂医院;治不好病骂医生;上学贵骂大学;大学沉沦骂知识分子;产品不合格骂代言人;航班延误骂航空公司;道路拥堵骂车多;影视剧不好看骂导演;看不到新闻骂记者;贫富差距大骂改革;道德沦丧骂金钱;出现扶老人被讹诈个案骂老人;动不动就“不转不是中国人”。开口就是作秀,闭口就是炒作,以为骂就叫评论,评论员就是要骂,而不问骂得对不对,有没有说服力,有没有骂到点子上。一个朋友说得好,道义不等于道理,一味骂人的背后是智力的懒惰。这种为骂而骂的评论,也见证着时评作者批判能力的退化。

如今很多媒体和机构在合作搞大学生时事评论大赛,这是好事,可激发大学生关注时事、参与时事的热情,鼓励他们热衷表达、学会表达,也可给评论界培育新人,给陈旧的话语体系吹来清新活泼之风。但令人担心的是,可能八股评论看多了,很多大学生的评论也沾染上那种面目可憎的八股腔。

笔者分析这些时评弊病,并不是批评同行,而是自我警醒,这些毛病在我自己身上可能也不知不觉地存在着。时事评论矛头常指向别人,也需要评论人共同体的自我反思,以便形成更好的评论生态,促使评论这一文体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更好地发挥议题设置、引发思考、影响时事、推动进步、启蒙思想的功能。

责任编辑:

本文相关推荐

今日推荐